水土流失严重
是大多数人对于黄土高原的印象
然而在位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
陕西绥德
辛店沟水土保持示范园
却上演了一出
由黄转绿的变形记
黄土高原地区的“三道防线”
辛店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位于黄河一级支流无定河中游左岸
总面积1.44平方公里
是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绥德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
水土保持科学研究、试验示范和
科普教育的重要基地
近70年来
这里持续开展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等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工作
进行了600多项专题的试验研究
取得了130多项科研成果
部分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
极大推动了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
和生态建设发展
其中一项就是
结合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
典型地形地貌特征
提出的黄土丘陵沟壑区“三道防线”治理模式
第一道防线是在梁峁坡地上
以修水平梯田为主
结合草田轮作
适当发展果园
改变地形,改良土壤
制止坡耕地的水土流失
第二道防线是在沟谷坡地上
以营造灌木林为主
相应发展用材林和人工牧草
稳定坡沟,防止冲刷
第三道防线是在沟谷中
修筑以防洪、拦泥、生产相结合的
大、中、小型淤地坝
这样就建成了
“从峁顶到沟底,层层设防、节节拦蓄”的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体系
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
头顶戴帽子,腰间系带子,脚底穿靴子
这种治理模式
在1986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先后在陕西、山西、内蒙古等
多个省(自治区)100多条小流域治理中
得到普遍推广和应用
并取得显著成效
植被覆盖率从不到5%提升到75%
目前
辛店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基本形成
水土流失观测试验区、坝系集雨节灌区、
科普交流示范区、高效水保植物展示区、
农业高效利用区和生态自然修复区
六大功能区
建有国内一流的水土流失规律观测体系站网、
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典型监测站点
和水土保持科技数据资源共享平台
2021年12月被评为
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曾经植被覆盖率只有不到5%的地方
现如今披上了绿装
园区现有乔灌树种100多种
草种30多种
治理度达80%以上
林草植被覆盖率达75%以上
拦沙率高达98%
进入水利高质量发展阶段
当地
还不断对传统的老旧淤地坝、梯田
进行提质增效
加入遥感技术等智慧化手段的应用
同时推进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
辛店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只是整个黄土高原由黄转绿的缩影
目前
黄土高原地区通过持续实施
水土流失治理工程
水土流失状况整体向好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绿色正在黄土高原上铺展开来
记者 | 孟京 李海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