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黃河水土保持绥德治理监督局 今天是
乡下老家
信息来源:本站
发布人: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6-09-14 00:00
浏览次数:168 次
【字体:

打印

保存

(黄委会绥德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 王建荣) 

        人人都有自己的乡下老家,常言道:“城市人数过三辈都是农村人”。我的乡下老家在绥德县河底乡,是绥德县最为偏僻落后的乡。记得我上小学、中学时,我们那里十分困难。由于老家在黄河岸边,人多,地少,是典型的土石山区,民谣到:“石山戴土帽,胶泥夹石炮,十年九不收,神鬼都发愁”,这是家乡当年的真实写照。可就是枣树疯长,但我学生时代,当时枣卖不上价,况且产枣量又不是很大,所以,这里的人们都非常贫穷,是枣救了乡下人命。在困难年代,乡下人用干枣和谷糠在锅了炒熟后,磨成面粉—炒面,它和上少许水搅起来吃,和现在的炒面有本质的区别,但是它却帮助乡亲们渡过了最困难年代,是乡下人的救命食物。我是弟兄中的老大,从小聪明过人,一直学习好,上高中时家中非常困难,为了供我上学,我家老二主动小学毕业就不上学,他和父亲一起经常去山西“东山热头摆西山”打短工,父亲一天挣5元,他一天挣3元,母亲在家里减米克谷地艰难度生活,才勉强供我完成了中学和大学的学业。
        乡下老家是我童年、小学最幸福、快乐的地方。在我的记忆里,尽管当时少吃缺穿,但是有亲情呵护。尽管上学走的路都是羊肠小道、简陋的教室,但有老师和同学之间的关心和照顾,所以我小学时代的师生情、同学情是最真挚的。另外小伙伴们间无忧无虑地快乐玩耍,至今,只要见到村里人依然叫对方小名,真让人倍感亲切。
        乡下老家是中学时代经常回家的地方。我从中学开始了住校的生活。初中一般每周回家,回家后母亲总是尽量吃好点,生怕我吃不饱吃不好,还得为我准备干粮,也没有什么,就是玉米饼等粗粮干粮,这对家里人来说已是相当不错了,因为家里人很少能吃上这东西,当时在学校里同学之间流行“星一、星二吃干粮,星三、星四饿断肠,星五、星六往回跑”这样的说法,这话生生地体现了当年住校生的生活,至今真让人记忆犹新。当然自己也不辜负家人对自己的期望,一直努力学习,成绩在年级里名列前茅;上高中后,自己努力学习,成绩一直在年级里数一数二,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由于学校离家有40公里,由于县里按时一天发一趟班车,班车也只到枣林坪乡,下车后还的步行10公里,回家就不方便了,所以回家很少,一学期一般就1—2次。唯独记得我和同学由于没有赶上班车时间,就走小路,翻山越岭走7小时多才回到家,由于当时年轻,加之回家心情迫切,所以也没有觉得有多劳累。
        老家是成年后偶尔让心灵小憩的地方。大学时代只有寒暑假可以回家,老家有难以言表的亲情,所以回家可以使自己能得到亲情的慰藉。参加工作后到自己成家后,特别是自己有孩子后,全家人回老家,全家人心情愉悦,父母总是忙前忙后给我们准备最好吃的,走时父母尽量给我准备东西,体现了浓浓的亲情,至此我才能真正体会到歌曲“常回家看看”唱出了回老家人的心声。
        老家是中年后经常思念和回念的地方。到父亲2003年去世后,由于我们弟兄都在外地,所以我们决定不让母亲在老家住,因为她一人在老家住困难太多了,此后母亲就一直给我们弟兄看孩子。我也就很少回老家了,只是逢清明、十月一等上坟烧纸的日子,抽时间回家给去世的老人烧纸。现在老家里只有我堂哥、堂嫂住,只要我回去一定要到他们家看望一下他们,以叙别后之情,并捎带看一下我们的窑洞及院子。现在老家村里人很少,大部分为留守老人,年轻人都拖家带口地外出打工了,当然当今全国乡下农村也大部分是这样的状况,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现象。
        老家永远是每人永远牵挂的地方,不是有歌手陈明唱的“快乐老家”,更是唱出人们的心声。现在乡下老家是人们茶余饭后谈论话题之一,经常人就会问起你老家是哪里的。但是不管你的老家在哪里,请你不要忘记,要多关心老家的发展,有能力者要多支持老家的发展,不要辜负了生你养你的老家,希望老家能赶上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建设富裕、美丽乡下老家。


 

版权所有:黄河水土保持绥德治理监督局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陕西省榆林市高新区建业大道一号联系电话:0912-8189336技术支持:云企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