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黃河水土保持绥德治理监督局 今天是
技能大比拼 竞赛铸团魂
信息来源:本站
发布人: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0-11-02 00:00
浏览次数:313 次
【字体:

打印

保存

        六十八年前的黄河水利委员会绥德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里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满怀热情与希望踏上这片陌生的土地,一干就是一辈子,把黄河精神融入骨髓。如今的黄河水土保持绥德治理监督局(以下简称绥德局)也有那么一群人,他们也来自不同的地方,毕业于不同的学校,怀揣梦想来到黄河粗泥沙集中来源区一展拳脚。他们继承了老一辈水保人的优良传统,以“把黄河建设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为己任,求真务实、顽强拼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骄人成绩。
                                                                                                        “娇点”变“焦点”
       “哎呀,有人晕倒了!”
        这是10月20日上午在绥德局辛店沟水土保持示范园内2020年黄委水土保持职业技能竞赛开幕式现场的一个突发事件。眨眼间,专业的医护人员、工作人员就都跑到晕倒的女生跟前,并将她抬回房间采取一系列救护措施,此时距离专业理论知识考试只剩55分钟。
        经详细询问方得知那个晕倒的女考生已身怀六甲,由于个人身体原因导致不适,在众人的强烈要求下,她才坐上开往医院的车上,一路上她没有说话,眉头紧锁,工作人员以争分夺秒的状态陪她挂号、做B超,终于在医生的一句“听小家伙的心跳声多么强壮有力”,此时的我们都长舒了一口气,距离考试仅剩10分钟。回程的路上大家都在帮她加油,让她调整状态,沉着应考。
        在经过理论、实践操作五项的激烈角逐,公布最终成绩,那个开幕式上晕倒的“焦点”人物——刘姗姗,以87.25分的成绩夺得冠军,成为了闭幕式上最亮眼的“焦点”。
        刘姗姗2017年7月参加工作,进单位的第二天,就承担了生产建设项目重点弃土弃渣场动态监管项目,当时项目时间紧、任务重,面对新工作,虽然倍感压力,但她依然咬咬牙决定啃下这块“硬骨头”。为了学会影像处理,她利用休息时间自学软件常用功能、研究文献资料,经常加班到深夜;为了识别项目所涉及的水保措施名词,她顶着烈日,在外业调查过程中详细奔走记录,分类整理;为了写好报告,她冥思苦想,问询请教、细细斟酌,逐字逐句排版修改;通过项目完成过程中的一次次自我否定和自我调整,开始体会到工作中的成就感和获得感,能明显感受到自己能力的提升;通过和同事们在项目中的交流配合,逐渐学会了团结协作、凝心聚力,这个项目的完成是她业务工作中的“开幕式”,为后来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她又连续参加了2018年和2019年的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项目,此项目是对每个人参与者都是身体和心理素质的双重挑战,“勾图”的枯燥繁琐,计算的错综复杂,数据分析的庞大和成果整理入库的零散不易,时不时让她身心疲惫,但坚持下来后她发觉自己的心理承压能力得到了质的提高,也逐渐体会到担当的重要性。
        光阴荏苒,转眼三年,经过在水土保持一线工作中的锻炼,她已从茫然懵懂的学生蜕变成长为一名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的青年水保人。

                                                                                                         “新人”变“能手”
        2014年6月的某一天,她硕士毕业后在绥德局监测分中心工作,入职第二天,就踏上了2013-2017年度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公告项目吴起县外业调查的路,这一次出差让她深切的感受到了什么叫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水土保持工作者,冒着三伏天的酷暑,顶着身体不适的压力,每天外业12小时、整理内业2小时、规划行程2小时、睡觉只睡6小时,连续20天不休息的工作强度。但是,庆幸的是,这个“新人”坚持下来了,这让同行的老同志们都对她刮目相看,这个瘦瘦小小的女娃,居然能全程坚持下来还没有一句怨言。途中她淋过大暴雨、被晒得脱皮、扛过铁锹、穿过沙棘林、搬过测量仪、抬过吉普车,面对着一个一个的困难,她经常面带笑容,无所畏惧。
       在2014年,单位硕士研究生还很少,她来到单位抱着学习的心态,扑下身子,虚心向前辈请教径流泥沙、淤地坝等水土保持相关理论知识、规范标准、文件要求等。内业数据处理和分析时,为了不落进度,高质量的完成任务,她顶住压力,经常持续加班1、2个月。5年来,她参与的监测任务从2个县增加到48个县,最多达到101个县,监测面积从0.7万km2增加到10.81万km2,再猛增到100多万km2,解译图斑和野外验证工作量更是剧增,但她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
秉持着这样的工作态度和追求,经过6年的扎实工作,她在区域水土流失监测、航空遥感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综合能力也得到了大幅提高。主持完成的《榆林市沿黄经济带调研》《宁夏回族自治区海源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等5个项目均获得高度认可,编写的《黄土高原常见地类遥感影像库建立方法》获黄委“三新”科技成果认证,组织申报的《泾河北洛河上游国家级重点防治区吴起县2013-2018年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项目获黄河上中游管理局科技成果二等奖。
        她是田金梅,2014年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地理信息专业,入职后一直在榆林监测分中心工作;如今的她,早已褪去初入职场的稚嫩,变得落落大方,成熟稳重,组织给她任何挑战性工作她都可以在短时间内熟练掌握,已然变成绥德局青年科研工作者中的佼佼者之一。
                                                                                                        “弱女子”变“强心脏”
       “快来,快来,又来了个美女!”
        同事们闻声赶来,一个瘦瘦小小的女孩子映入大家的眼帘,她是2015年绥德局现场招聘的研究生——侯芳,一个活泼开朗的延安市子长县女孩。
        刚入职由于各种原因,学水文专业的她被临时安排到财务科担任出纳一职,迷茫错愕的她没有任何抵触情绪,而是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开始了自己的职场生涯。工作5年以来,经过各种岗位的锻炼,她已经具备主持承担大中型项目的经验和水平,先后主持和参与水文与水资源、水土保持类项目26项之多。2020年参与的《生产建设项目重点弃土弃渣场航空遥感动态监测》获黄河上中游管理局科技成果一等奖。参与的“高含沙悬浮液静态泥沙沉降规律研究”项目在2020年获得黄委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及其推广应用成果认定。
2020年对于她来说应该是此生难忘的一年,她最爱的母亲离开了所有爱她的人,但在弥留之际,她没有陪在母亲左右,而是义无反顾地奋战在河湖划界项目的第一线;儿子还未满周岁,她把宝宝依托给婆婆照顾,自己投身到工作当中,一干就是四个多月,甚至连儿子的周岁宴都未能出席。多少个日夜她告诉自己为什么这么拼,想到最爱的母亲,想到可爱的儿子,她哭到不能自已,她恨自己为什么没有陪伴母亲最后一程,她恼自己为什么没有尽全力地去做一个好妈妈。但是,每当看到一起奋斗的同志们、看到满怀期望的领导们、想到自己入职时候的满腔热忱,她说如果可以重来,她仍然会选择坚守岗位。
对本职工作她认真、负责,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发扬“一竿子插到底、一锤子砸个坑”的精神,以认真细致、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任何一项工作,不怕苦累、任劳任怨,始终保持积极旺盛的工作热情,艰苦工作主动请缨,关键时刻勇挑重担,她内心再苦,依然笑对人生!

        在2020年黄委水土保持职业技能竞赛中,绥德局刘姗姗夺得冠军、田金梅获得季军、侯芳获得第六名的好成绩,三位女同志名列前茅,以巾帼不让须眉的姿态,顽强拼搏的精神,铸就了绥德局的团队灵魂。
相信在今后的治黄道路上,这一批人必定会戴着自己的梦想与努力,抱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决心,继续不忘治黄初心,牢记水保使命,坚定不移践行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助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生态文明建设,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饱满的热情继续投身到伟大的治黄事业当中!

版权所有:黄河水土保持绥德治理监督局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陕西省榆林市高新区建业大道一号联系电话:0912-8189336技术支持:云企网络